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鸡饲料温度不能太高,以及鸡饲料要加水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鸡饲料温度不能太高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鸡饲料要加水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1. 制粒的温度到底对饲料的品质有多大的影响?

1、制粒的温度到底对饲料的品质有多大的影响?

在颗粒饲料生产过程中,要保证饲料颗粒在输送、运输和包装过程中不易被破碎或破碎率不能太高,这就需要保证产品的颗粒质量。

颗粒质量的关键在于调质,而调质温度又是影响调质效果的重要参数之一(杨在宾,1997)。一般认为,进入调质器的蒸汽流量越大,调质温度越高,饲料的调质程度就越好,颗粒饲料的PDI就越高(卢新流,1996;王敏,2005;Cutlip等,2008)。饲料的PDI与淀粉糊化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PDI与淀粉糊化度呈正相关(胡彦茹,2011)。颗粒饲料的硬度也是衡量颗粒质量的指标之一。硬度和稳定度之间呈正相关,硬度大,颗粒稳定性就好,就不易破碎。在调质过程中,淀粉和蛋白质在水热的作用下,逐渐变性,黏度不断增加,进而提高了饲料的PDI。本研究发现在80~90℃期间,饲料的淀粉糊化度和PDI 随制粒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这与前人的研究一致(胡彦茹,2011)。温度是淀粉糊化必要条件,这是因为淀粉糊化是逐渐失去结晶态结构的熵增加的吸热过程,这个转化过程必须要有温度的参与才能完成(French,1984;Rolee,1997)。周兵等(2006)报道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提高温度能增加饲料的淀粉糊化程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PDI的增加只是取决于饲料的淀粉糊化度,淀粉糊化度只是影响PDI的因素之一,这还与配方结构,原料的制粒特性,粉碎粒度,环模压缩比,孔径等因素以及蛋白质的热变性有关。因此,通过提高调质温度提高PDI是有限度的。本研究还发现小麦型日粮的PDI、硬度和淀粉糊化度在相同温度下,其颗粒品质明显高于玉米型日粮,这可能与小麦淀粉和玉米淀粉的糊化特性有关。一般情况下淀粉糊化度越高,颗粒质量越好。小麦淀粉糊化需要的温度为52~65℃,而玉米淀粉糊化所需温度为65~77℃(Lund,1984),因此小麦型日粮的淀粉更容易糊化,淀粉糊化度也更高。因此小麦型日粮颗粒饲料的PDI和硬度高于玉米型日粮。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中的淀粉糊化程度比较低,饲料组分的其他成分对颗粒品质的贡献率可能会大于糊化淀粉的作用(Svihus等,2004a)。有研究报道,蛋白类型也对饲料的PDI起重要作用,例如小麦面筋是一种天然的黏合剂,在蒸汽调制过程中会发生水合,起到“胶黏”作用,从而加强颗粒的稳定性,含有面筋的饲料,PDI明显提高(程宗佳,2005)。本研究表明:随制粒温度的升高,无论是玉米型和小麦型日粮,均可以改善颗粒饲料的品质;从颗粒饲料质量比较,小麦型日粮优于玉米型日粮。

制粒的温度对饲料的品质具有重要影响。以下是一些关于制粒温度对饲料品质的影响:

1. 消毒杀菌:制粒温度高可以起到杀死细菌和病原体的作用,从而确保饲料的安全性。

2. 淀粉糊化:适当的制粒温度可以使饲料中的淀粉糊化,增加饲料的可溶性和可消化性。

3. 蛋白质变性:温度过高可能导致饲料中的蛋白质发生变性,使其营养价值降低。

4. 营养素损失:在高温下,某些营养素如维生素和氨基酸可能会受到破坏或损失,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

5. 饲料颗粒硬度和稳定性:适当的制粒温度可以增加饲料颗粒的硬度和稳定性,降低粉碎和粉尘问题。

综上所述,制粒温度对饲料的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控制制粒温度的合适范围,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安全性和稳定性。然而,具体适用的制粒温度取决于饲料中的成分和所需的饲料特性,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调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鸡饲料温度不能太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鸡饲料温度不能太高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